北京市工伤认定办法全文

作者:小社宝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97

北京市工伤认定办法全文

工伤认定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伤事故发生后受伤职工的伤情和与工作有关的因素进行鉴定和认定,以确定其是否属于工伤,从而给予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一、工伤认定的基本原则

1. 事实性原则。工伤认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证据为基础。

2. 专业性原则。工伤认定应由具有相应资格和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

3. 独立性原则。工伤认定应独立于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之外,保证公正、客观。

4. 公开性原则。工伤认定应公开透明,职工有权了解和参与工伤认定过程。

二、工伤认定的程序和要求

1. 工伤认定的程序包括申报、受理、审查、鉴定、复查、裁定和通知等环节。

2. 工伤认定应当依据职工本人的申报,用人单位的报告,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其他相关证据。

3. 工伤认定应当根据职工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工作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属于工伤范畴。

4. 工伤认定应当根据职工受伤的程度、治疗的效果、影响职工劳动能力的程度等因素,确定工伤等级。

三、工伤认定的范围和标准

1. 工伤认定的范围包括工伤事故、职业病和劳动者患病等三种情况。

2. 工伤认定的标准包括工伤事故的认定标准、职业病的诊断标准和劳动者患病的认定标准。

3. 工伤事故的认定标准包括:事故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与工作任务有直接关系;受伤职工在事故中受到了身体伤害。

4. 职业病的诊断标准包括:职业病的诊断标准由国家卫生部门制定并公布;职业病诊断应当根据职工的工作史、症状和体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5. 劳动者患病的认定标准包括:患病与工作有因果关系;患病与工作条件有密切关系;患病符合国家卫生部门公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

四、工伤认定的结果和效力

1. 工伤认定的结果包括工伤认定书和工伤等级鉴定书。

2. 工伤认定书是工伤认定的最终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3. 工伤等级鉴定书是根据职工受伤的程度和影响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工伤等级的证明文件。

4. 工伤认定的结果应当及时通知职工、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机构。

五、工伤认定的复查和申诉

1. 工伤认定的复查是指对工伤认定结果有异议的职工、用人单位或者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向工伤认定机构提出复查申请。

2. 工伤认定的申诉是指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的职工、用人单位或者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向上级工伤认定机构提出申诉。

3. 工伤认定机构应当在收到复查申请或者申诉后,依法进行复查或者申诉处理。

六、工伤认定的责任和处罚

1. 工伤认定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工伤认定职责,保证工伤认定的公正、客观。

2. 工伤认定机构和工伤认定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处罚:

(1)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职工权益受损的;

(2)泄露职工隐私,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的;

(3)以权谋私,索贿受贿的;

(4)故意制造虚假工伤认定结果的。

七、工伤认定的保密和信息共享

1. 工伤认定机构应当对职工的个人隐私和相关信息进行保密,不得泄露。

2. 工伤认定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职工工伤认定相关信息。

3. 工伤认定机构应当建立工伤认定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信息的安全和有效性。

八、工伤认定的监督和管理

1. 工伤认定机构应当接受上级工伤认定机构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2. 工伤认定机构应当定期公布工伤认定情况和工作进展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北京市工伤认定办法全文详细规定了工伤认定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范围和标准、结果和效力、复查和申诉、责任和处罚、保密和信息共享、监督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推进工伤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