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档案与身份证不符怎么办

作者:小社宝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93

社保档案与就业、养老保险、工龄计算等息息相关,但有些人看到自己社保档案里的身份信息与身份证上面的信息不符合,这个时候就会特别担心影响到自己利益。那么,社保档案与身份证不符怎么办?

张先生说,2004年,她妹妹所在的一家果品公司破产,全体员工办理了工龄“买断”。去年12月,他妹妹终于盼到了能领养老金的日子,便兴冲冲到相关社保中心办理手续。可人家一查,没有啊!再查,其年龄记录足足还差着一年时间。所以她被告知,她还得再缴一年养老保险费,到2013年12月才可以申领养老金。张先生的妹妹掐指一算,不对呀,自己已缴满养老保险(放心保)年限,这个日子她不会算错。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社保中心调出了她的档案。原来问题出在出生日期上。档案内写着张先生妹妹的出生日期是1963年。

“自己分明是1962年出生的,这有户口本与身份证为证,为何档案内却记载的是1963年呢?”张先生的妹妹想请人帮助证明自己,但原单位早已不复存在,此路不通。问社保中心,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没有权利更改档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上面有条规定很明确: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可,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具体解释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社保部门审核确认退休时间,主要以人事档案资料中最早记载资料记录的出生年月为准,如果没有人事档案资料,主要以户口或身份证记载的出生年月确认。但是,如果从业人员人事档案和户籍档案出生日期登记不一致时,以档案中的最早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为确认依据。

根据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规定,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

退休年龄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只能依照他们说的办。只要缴了社保费,就可以依法领取社保。也可以申请对社保年龄进行修改。

对参保者的年龄进行认定后可以更改。更正的依据有下面两种情况:

一、参保者有劳动、人事部门的招录档案,招工档案的,其年龄按档案年龄认定。

二、参保者无劳动、人事部门的招工、招录档案的,其年龄由市档案馆开具具有其社会关系的档案证明,加盖公章,另附身份证作参考,认定后更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