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工作方案解读

作者:小社宝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89

河南十项重点民生工程敲定 新开工保障房49万套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2022年河南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工作方案》,涉及就业、养老、住房、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农村脱贫、农村环境、生态环保和公共安全等共十大项41个小项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十项重点民生工程新增了多项计生扶助制度,今年1月1日起,将年满60周岁的城镇独生子女父母纳入奖励扶助范围,每人每月补助80元。实习生 郭北晨

就业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帮助困难人员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住房 新开工保障性住房49万套

争取全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49万套,基本建成30万套。其中新建公共租赁住房5.89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含城中村)42万套。力争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万户。

文化 对全省每个行政村农家书屋进行补助

全年组织“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不少于3000场次。继续对每个行政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电影放映、农村体育活动等进行补助。

法治 提供法律援助咨询达50万人次

继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力争全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万件,提供法律援助咨询达到50万人次。

医疗 新农合和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提高60元

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确保2022年由人均35元提高到40元。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20元提高到380元。

对15000名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

社保 新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制度

实行城乡统一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制度,从2022年1月1日起,将年满60周岁的城镇独生子女父母纳入奖励扶助范围,每人每月补助80元;对符合国家有关特别扶助条件、独生子女三级以上残疾或死亡的城乡夫妻,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40元、680元。

教育 每个县新建至少1所初中、小学

从2022年起,实行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年生均小学达600元、初中达800元。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力争全年每个县(市、区)新建1至2所初中、小学,逐步消除城镇义务教育超大班额现象。

改善农村条件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以上

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以上,改造危桥8万延米。

农民脱贫 实现12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突出转移就业扶贫、特色产业及科技扶贫、小额信贷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整村推进扶贫,再实现12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生态环保 全省42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加强水污染防治,完成全省42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创建3个省级生态县,50个省级生态乡镇,200个省级生态村,提高村庄宜居水平。

分享到: